博观科技 2023-07-18
无人驾驶来了,街道怎么办?创新人群出现,CBD怎么办?工作回归社区,住区如何承载?技术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加难以全面认知的发展方向,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城市创新正在悄然发生。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空间的组织形式与内涵必然发生改变,新的空间场景、空间产品、空间模式开始出现。
城市空间正在与技术要素有机结合,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探索新的城市空间服务场景,新的城市空间产品,以及在新场景和新产品支持下的新空间发展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智慧城市空间将更加多样与多元,城市样貌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城市即智慧城市
未来城市的理想逐步向智慧城市的共同目标汇集。未来城市即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对“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概念的延续。
应该说,“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融合,以信息融合为基础的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信息架构,不间断地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者可按需随时获取,从而增强环境的友好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可复制的“深圳智慧城市模式”
深圳高科技产业发达,汇聚大量城市管理产业专业人才及科研机构,为城市管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深圳方案”和“深圳模式”。
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概念,需要统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打通数据,这个非常困难。“越大的城市、越是老旧城市,其智慧化难度就越大。”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以“小”谋大,从小城市做起,从大城市的局部区域做起。“比如,可以在三四线小城市试点,它体量小,投资小,建设难度相对较低。在一线大城市,则可以从智慧小镇、智慧新城、智慧园区的建设开始,局部逐个突破,最终完成整体的智慧化升级。”
比如,利亚德于2019年在深圳设立南方总部,建设了智慧显示屏生产基地和LED照明生产线,以深圳为中心大力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及国际市场。在2021年打通了澳门市场,今年正努力拓展香港市场业务。“我们不仅要广覆盖,还要深‘下沉’”相关负责人表示。利亚德顺应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正通过经销商代理的模式,加速推动业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深业物业运营集团也展示了其近年来的智慧化成果。深业物业工作人员介绍,深业物业2022年开始大力推动智慧化改革,在基层发力,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小区,以“智慧片区”的方式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
日前,《2023亚洲智慧城市排名》《2023二十国集团智慧城市排名》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在亚洲个体城市的总分排名中,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城市位列前10%,彰显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着。不过,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化、长期性工程。前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建设,但是到了后期,则更多需要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依靠科技企业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目前已吸纳11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7家世界500强企业,90多家上市公司,另外还有22位院士作为专业指导。深圳将通过联盟来统筹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共享信息,搭建起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平台,持续推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以数字赋能城市智慧发展
城市管理、基层治理,这些都是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是会对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直接感官影响的地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建设是载体,基层治理是手段,而以数字赋能构筑智慧城市新图景,方能够勾勒出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新图卷。
“智慧出行”解决群众“出行难”。出行难、入院难、养老难、就业难等问题,是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地方。“智慧出行”“网上会诊”“智慧养老”“招聘云平台”,通过数字赋能的方式,让群众的生活便捷度更高了,群众获取信息的平台和载体更广了。智慧交通将数据分析做到位,避免群众拥堵在路上,智能停车系统的运用,群众可以清楚的掌握停车信息,让群众的出行不那么难了。
“热线电话”收到群众“微订单”。网上民意直通车,可以第一时间倾听到群众的想法,可以准确的收集到群众“微心愿”,通过键对键的精准对接,把群众的“民心需求清单”及时通过组织的中转站,传递到各个部门去推动落实。群众家门口不亮的路灯修好了,群众出行的坑洼和泥泞解决好了,群众茶余饭后有了公园、广场、书房可以去了,这些点点滴滴的微实事,让群众感受得到微幸福。
“一网通办”群众办事“不出门”。从群众“找上门”,到服务“送上门”,让数据“跑腿”代替了群众“跑路”,群众可以在家里就把事情办好了。深入开展放管服体制改革,延伸基层服务的半径,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新时代新发展,以数字赋能,构建城市“智慧大脑”,构出政务服务“智慧平台”,让服务更准、更好、更快,让群众更满意,跑出智慧发展的“加速度”。
郑州博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科技类物联网开发软硬件定制化方案服务商、也是中原地区领先的物联网终端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共享换电柜、智能充电桩、共享洗车机、物联网软硬件等服务平台的方案开发与运维。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经过10多年的业务开拓,公司已经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业务遍布全国的经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