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都能开”的智能门锁,卖不动,谁之过?

博观科技 行业动态 软硬件开发
当前位置:博观首页 > 物联网开发 > 文章详情>>

“脚都能开”的智能门锁,卖不动,谁之过?

博观科技 2023-07-05

近日,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名女子租房一年后才发现,自己家的指纹锁竟然用脚都能开。原来,这个指纹锁是房东以前设置过的,可能是不小心重置过才出现这个问题。这让女子感到非常后怕,也让网友们感到震惊和不安。


这个事件反映了当前智能门锁市场的一些问题。智能门锁作为一种利用人体指纹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和门锁控制的安全设备,本应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低端产品为了降低成本,牺牲了质量和安全性。这些产品可能使用低质量的指纹传感器、弱密码和加密、缺乏防护措施、存在设计和制造问题等,导致指纹锁容易被攻击或故障,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智能门锁


此外,这个事件也暴露了用户对智能门锁的认知和使用不足。很多用户在购买智能门锁时,只看价格和外观,并不关注其品牌信誉、产品质量和安全特性。在使用智能门锁时,也没有正确设置密码和指纹,或者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不良习惯增加了智能门锁被攻击或故障的风险。


01 智能门锁为何接连翻车?


从产品角度来看,智能门锁存在四大问题:


一是安全问题。


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的主流开锁方式包括指纹解锁、密码解锁、人脸识别、卡片验证四种方式,更多的开锁方式也意味着更大的安全隐患。


以人脸识别为例,由于3D结构光技术还未在智能锁上应用成熟,所以现阶段市面上所谓的“人脸识别锁”都是采用普通的光学摄像头,先采集2D平面图像,再转化为特征点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就是,一旦门锁主人的样貌被不法分子从多个角度拍照,就可以制作成特定的图片,从而骗过智能门锁实现破解。


二是售后服务问题。


智能门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现故障,用户对售后及时性要求非常高。搜索各大平台的产品评论后,小古发现智能门锁成投诉重灾区,品质和售后问题难以保证,饱受消费者诟病。


三是智能门锁的互联性和数据隐私问题。


由于智能门锁需要与互联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连接,一些用户担心其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尽管智能门锁制造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数据保护,但公众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仍未完全消除,使得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对智能门锁持有观望态度。


四是智能门锁的兼容性问题。


由于智能门锁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品牌和标准,消费者常常面临着选择困难。一些智能门锁只能与特定的手机操作系统或智能家居平台兼容,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


如果智能门锁制造商能够加强与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广泛的兼容性,将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02 巨头接连入场,开启火拼


随着近两年智能锁行业的整体发展,目前智能锁品牌基本分为四大阵营:一是以小米、华为、美的、欧瑞博、摩根、萤石、Aqara绿米等为代表的依托于生态优势的企业;二是以飞利浦、TCL、海尔等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品牌;三是以德施曼、凯迪仕等为代表的传统锁具品牌;四是以公牛集团、雷士照明、欧普照明、三雄极光等为代表的照明企业。


这四大阵营头部品牌各有优势,且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策略及产品矩阵。在各大家的猛烈攻势下,智能门锁已然成为香饽饽,但其存在问题如此之多,为何各大企业还要争相布局?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行业市场规模为218.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上涨至299亿元。在广阔的市场红利吸引下,各大企业各出奇招。


A 打响技术突围战


有调查显示,互动性更强的室内大屏和智能猫眼更受人们青睐。随着猫眼加智能锁二合一成为行业风潮,较早使用这一技术的萤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据了解,萤石DL31FVS在猫眼智能锁的基础上,新增了人脸识别功能,首次采用双目+结构光设计,保证复杂光环境下也能精准识别,人脸识别速度快。


小米虽然进入智能门锁领域仅4年,但已在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线上销售额更是长期名列前茅。其中,小米推出1S智能门锁采用直插式智能锁芯,支持指纹、密码、蓝牙等7大种锁方式,与小米和苹果系统都可以联动场景。无独有偶,华为智能门锁业界独创双引擎AI指纹解锁,搭载了深度指纹识别引擎,可以有效解决和应对各类复杂的指纹状况。


此外,不少家电企业为打造全屋智能家居而涉足智能门锁领域,TCL便是其中表现亮眼的代表品牌之一。其智能锁能通过手机App与同品牌智能家电实现多种场景联动,售后服务更是依托传统家电品牌渠道覆盖到县级的优势。公牛集团为了更好地布局智能门锁领域,在浙江宁波搭建了占地面积248亩的智能锁生产基地,同时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智能门锁评价中心。2022年,公牛集团的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智能窗帘机等智能家居产品实现总收入同比增长60.7%,是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公牛联合创始人蔡映峰说的话——“智能锁发展潜力巨大。”


B 价格战不是捷径,价值战才是长期主义


伴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各大厂商纷纷加入价格竞争的行列中。


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门锁市场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智能门锁带来的便利和安全性,也进一步促进了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认知和接受度。然而,这也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价格战导致了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品牌可能会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这对消费者而言是一种风险,因为他们不能确保购买的智能门锁产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价格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之间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为了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抗衡,品牌可能会面临较低的盈利水平,这也可能对品牌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带来一定挑战。在长期竞争下,一些小型品牌可能难以生存,导致市场集中度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减少。


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能否在成本竞争中获得优势,由技术和创新决定。


03 智能锁卖不动,谁之过?


截止到2023年5月13日,黑猫投诉中关于智能锁的投诉量共计有2954条。基本各大品牌都为例其中,如凯迪仕就成为头部品牌中被投诉最多的品牌高达487条、小米智能锁435条、LOOCK鹿客智能锁33条、德施曼211条。


从今年3与13日到5月13日,两个月间有关智能锁的投诉量增长达到228条,几乎是以每天3.8条的速度增长,智能门锁早已沦为投诉重灾区。而绝大多数的投诉并不是针对产品,而是针对品牌服务,比如安装、售后等环节。


很显然,与行业玩家数量的回升相比,行业的服务意识还完全没能跟上。2017年1000多个智能锁厂家引爆了一场“千锁大战”,使整个智能门锁行业进入优胜劣汰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也是在那之后,“降价求生”开始成为行业主流,仅一年时间产品价格从主流的3000元档位出现腰斩,尽管如此也只有不到一半的智能锁品牌得以存活。


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行业第二次洗牌的节点,而不同于上次,仅靠降价恐怕很难再不被淘汰。


今年不少行业的竞争维度都开始出现改变,如家电、3C、智能配件等产品,消费者对于体验的关注开始直线上升。


在智能门锁领域,除了安全性能稳稳保持在消费者选择决策的第一位,售前/售后服务环节,已经超越价格和适配,与便捷性共同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第二。


现如今,智能门锁行业还未走出一家纯以智能门锁为主产品的上市品牌,而德施曼、凯迪仕都想争得这一头衔。但这些潜在问题不解决,智能门锁的价值也不易得到释放。


总之,在“脚都能开”的大背景下,可见智能门锁的首要问题还是在解决安全性,如果说这是用户自身操作不当所造成的,那么对于品牌方来说若还只是停留在产品维度的竞争则远远不够了,如何正确推动智能门锁及相关市场教育的普及,已经变得无比重要。


这也是市场在倒逼行业去思考未来,智能门锁所具备的巨大空间不该被一些“基础环节”锁住,唯一的问题在于在发生些负面事件,那或许留给品牌方的时间就真的不多了。


郑州博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科技类物联网开发软硬件定制化方案服务商、也是中原地区领先的物联网终端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共享换电柜、智能充电桩、共享洗车机、物联网软硬件等服务平台的方案开发与运维。总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证书。经过10多年的业务开拓,公司已经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业务遍布全国的经营格局。


上一篇:24小时“在线”管天管地管空气!“城市大脑”让防汛越来越智慧 下一篇:支付宝新专利:全新“刷掌支付”来了!它背后有哪些黑科技?靠谱吗?